中国台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자유게시판

본문 바로가기

자유게시판

中国台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페이지 정보

profile_image
작성자 Tony
댓글 0건 조회 3회 작성일 25-10-03 12:32

본문


1885年,清政府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为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 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建造铁路,购买轮船、军舰,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设立邮电局、机器局等,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另外福建與臺灣的距離比較接近,乘地利之便,閩南人因而成為臺灣人口最多的族群。 臺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臺灣生產。 由於臺灣的電子工業多為ODM,除宏碁現為世界第四大電腦品牌、捷安特已成為世界知名高級腳踏車品牌外,華碩(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主機板製造商)、友訊、趨勢科技、微星科技、長榮集團等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12月後,因在国共内战中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控制,將中央政府遷至臺灣政經中心臺北市,使得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現今實際控制的主要地區。 經過1980年代以來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1990年代以來的七次修憲、以及1996年開始的總統直選[119],中華民國原主要設計用於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已逐漸與臺灣社會結合;原本作為地理名詞的「臺灣」,也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對中華民國的代稱。
在线购买伟哥 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於11月20日專機飛往香港就醫,再於12月5日與家人飛往美國。 但是此时,在中国大陆中华民国政府的国军与中共军队的内战继续,而最终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1949年在中国大陆赢得内战胜利,并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大陸從台灣的進口商品中,產地需標註"中國台灣",作為標準要求。 2018年8月,有知情人士称产地仅注明"台湾"的产品必须全部下架,除非改为标示"中国台湾"或"中国台湾区"。 有知情官员称,台湾一般出口货物有九成左右属于"免审免验"通关,另有一部分属于"应审免验",加上两岸经贸往来频繁,为加速通关,实际抽验比例很低,被查获产地标示不符合规定的案件很少,所以实际上被退关或销毁的数目并不多[65]。
臺灣的城市軌道交通(地鐵)系統,稱為「捷運」,1996年3月28日開通第一條路線木柵線(今文湖線一部分)。 目前有臺北捷運、新北捷運、桃園捷運(桃園機場捷運)、臺中捷運、高雄捷運等5個捷運系統,其中第一個及運量最大者為臺北捷運。 自199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政府採取臺灣省虛級化措施之後,臺灣省雖然依舊存在,但原省政府所轄機關皆會併入中央政府,因此行政作業實質上已無省的存在。 臺灣日治時期自1895年6月17日臺灣總督於臺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計約50年。 臺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佔臺灣,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帝國,雖從未完整統治全臺灣,但名義上統治臺灣主要區域的時間計212年。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東印度公司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江戶幕府的陰謀,使日本決定在對外貿易上執行鎖國,只有大清(包括明鄭)與荷蘭例外。
初期反抗勢力掃蕩底定後,日本設臺灣總督為殖民臺灣最高長官,並設置臺灣總督府作為在臺的最高統治機關。 初期,總督職務均由軍人擔任,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由於台灣人民的激烈反抗,日本每年為台灣倒貼許多錢,導致駐台總督乃木希典產生把台灣賣與法國的想法,最終遭到駁回。 1898年,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治理政策。 日本以警察制度及保甲制度管理臺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臺灣政局漸趨轉穩。 由於苛徵與限制,原住民族在1629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壟事件兩次大型反抗。 1652年,以鄭芝龍舊部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
[40]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後的史前文化普遍認為屬於南島語系民族[41]。 主要的文化有舊石器時代的臺東長濱文化、苗栗網形文化、臺南左鎮人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臺北圓山文化、營埔文化、臺東卑南文化、臺北十三行文化。 而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在也於13世紀以前就存在於臺灣島上,這些原住民族分佈於臺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 臺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42]、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日语:貫頭衣)、親族外婚、親子連名制、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特質。 [43]雖《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孫吳曾派軍登陸夷洲,《隋書》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並無資料可證明這些中國古籍所載地名是今日的臺灣。 島上地勢崎嶇不平,少數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外,剩下約七成面積之地形為山地與丘陵,由於地殼變動,海拔變化大,最高點可達3952公尺,以上因素使得人類難以開發台灣[11][12],但也讓山區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豐富多元[13]。
為了更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佔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統治當地16年的西班牙人。 1683年明鄭滅亡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出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他的《臺海使槎錄》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大肚山形,遠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長名大眉。」雖然寥寥數語,卻說明17世紀的臺灣中部確實有一個「超部落」的王國。 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翌年遭鎮壓,各族人陸續逃離原居地,遷往埔里(南投縣北部)一帶,大肚王國終告瓦解。
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在记者会上被问及联合国秘书长一份关于高雄美浓地震的声明中"中国台湾省"的称谓时强调,这是联合国所采用的正式称谓[46][47]。 台湾先住民系古越人的一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 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派1万多名官兵到达台湾(夷洲),吴人沈莹《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 公元610年左右(隋朝大业年间),大陆沿海居民开始迁居澎湖。
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中华文化,同时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2019年底,台湾地区户籍登记人口为2360.31万人,分为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数民族。 闽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基本上都是汉民族,约占台湾总人口97%。

viagra_soft.png

댓글목록

등록된 댓글이 없습니다.


Copyright © http://www.seong-ok.kr All rights reserved.